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:网站首页>>网站资讯>> 旅游资讯 >> 详细页面

旅游资讯

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(1)

旅游资讯 更新时间2021/4/20 15:12:573383人已关注
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(民国二十二年)2月至3月,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中部地区,反击国民党军4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"围剿"的战役。
1932年12月,国民党赣粤闽边区"剿匪"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,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"围剿"。其部署是: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,分3个纵队,担任主攻任务;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,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,负责就地"清剿",并策应中路军行动。1933年1月底,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"剿匪"军总司令,指挥这次"围剿",决定采取"分进合击"的方针,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、建宁地区。
历史背景
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早在一九三二年五月,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这次“围剿”,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,实行各个击破,即首先集中兵力进攻鄂豫皖、湘鄂西根据地,得手以后,再转移兵力完成对中央根据地的包围,转入“围剿”的第二阶段,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,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。
同年十月,蒋介石在结束对鄂豫皖和湘鄂西根据地的“围剿”以后,即把“围剿”重点转移到中央根据地。十二月,何应钦调集三十多个师的兵力,分左、中、右三路,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二月上旬,红 1方面军总司令朱德、总政治委员周恩来,在敌人坚守城防,已不可能在抚河东求得以运动战消灭敌人主力的情况下,决定遵照党中央和苏区中央局的指示,率领红军主力西渡抚河,进攻南丰城。同时提出,如敌情地形有变,不便强袭,或“我牵制敌人兵力不奏效,敌地增援队三、四师由马路并进”,仍需放弃强袭南丰的计划,转为进攻宜黄、乐安,调动敌人于山地运动战中歼灭。
这时,何应钦误认为红军主力已转向黎川地区,即令中路军向广昌、黎进推进。经过两天激战,全歼敌第52师,师长李明被俘,敌第59师除一个多团逃脱外,亦被歼灭,师长陈时骥被俘。
黄陂战斗以后,敌人于三月中旬,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,并调整部署,以第2纵队为前纵队,第 1及第 3纵队第5、第9师为后纵队,其另两个师为预备队,由黄陂、东陂地区向广昌方向进攻,企图攻占广昌,诱我主力与其决战。 黄陂、草台冈两仗,共歼敌近三个师,俘敌万余名,缴枪万余支,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“围剿”。第四次反“围剿”,创造了红军大兵团伏击歼敌的重要经验。这次反“围剿”所以能取得胜利,是由于周恩来、朱德等运用前三次反“围剿”的成功经验,坚持正确的作战指导思想,从实际出发,毅然决定撤围南丰,实施战略退却,抵制了“左”倾军事冒险主义方针的结果。
折叠战役简介
1932年12月,国民党赣粤闽边区“剿匪”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,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“围剿”。其部署是: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,分3个纵队,担任主攻任务;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,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,负责就地“清剿”,并策应中路军行动。1933年1月底,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“剿匪”军总司令,指挥这次“围剿”,决定采取“分进合击”的方针,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、建宁地区。
中央苏区三次反“围剿”胜利后,又进行了赣州、漳州、水口、乐(安)宜(黄)、建(宁)黎(川)泰(宁)和金资等六次进攻战役,根据地更加巩固和扩大,红一方面军发展到3个军团、4个军,总兵力约7万人。2月上旬,在总司令朱德、总政委周恩来指挥下,主力活动于黎川地区。当时,由上海迁往中央苏区的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,在国民党军“围剿”部署尚未就绪时,实行进攻作战,击溃国民党军,并拒绝周恩来以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正确意见,强令红一方面军首先围攻南丰城。
2月12日晚,红3、红5军团各一部向南丰城外围阵地发起进攻,战至次日晨,未能突破防御。陈诚获悉红军围攻南丰后,令守军第8师据城固守,同时急令驻南城的第24师驰援,令中路军各纵队迅速向南挺进,企图合围红军于南丰城下。周恩来、朱德识破了敌人的诡计,立即向中央建议撤围南丰,实行战略退却,将方面军主力秘密转移到根据地内的东韶、洛口地区隐蔽待机,并以红11军伪装主力,由新丰街以南东渡抚河,吸引敌人主力向黎川方向前进。
陈诚被红11军的行动所迷惑,以为红军主力撤回黎川地区,遂以第1纵队第52、第59师由乐安东进,第11师由宜黄南下,在黄陂、河口地区会合后向红军进攻,并堵截红军归路。红一方面军总部获悉敌人部署后,决定集中主力,以伏击战求歼第52、第59师。部署是:以红1、红3军团和红21军为左翼队,隐蔽集结于大坪、蛟湖地区,伏击敌第52师;以红5军团、红22军为右翼队,隐蔽集结于霍源、西源地区,伏击敌第59师。
27日,敌第52、第59师分南北两路东进,当其到达红军预设战场时,红军突然发起攻击。经两日激战,将其大部歼灭,俘敌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。战后,红军主力转移到小布、洛口、东韶地区休整待机。
陈诚吸取黄陂战斗失败的教训,将其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,并调整部署,将3个纵队改编为前后两个纵队,交替掩护,向广昌方向前进,寻求红军主力决战。
为分散敌人,创造战机,周恩来、朱德以红11军进至广昌西北地区,在地方武装配合下积极开展活动,摆出要保卫广昌的姿态,吸引中路军前纵队加快南进,以拉大其前后两个纵队的距离;同时率方面军主力秘密北移,准备侧击力量较弱的中路军后纵队。陈诚再次上当,以为红军意在保卫广昌,即令前纵队加速向广昌推进,并将后纵队第5师配属前纵队指挥。
3月20日,敌中路军前、后两纵队相距已近50公里。红一方面军总部抓住这一极为有力的战机,决定集中优势兵力,首先歼灭敌人后纵队第11师于草台岗、徐庄地区。21日,红5军团、红12军主力由东向西进攻,红1、红3军团和红21军主力由西向东进攻。经一天激战,歼敌第11师大部。至此,国民党军第四次“围剿”基本被打破。
此役,红一方面军抵制王明“左”倾冒险主义进攻战略,继续实行诱敌深入方针,取得黄陂、草台岗两仗的胜利,共歼国民党军近3个师,俘1万余人,缴获各种枪1万余支,创造了红军战史上以大兵团伏击歼敌的范例。